管理入口

徐海学院召开2026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及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方案专家论证会

发布时间:2025-07-11
浏览次数: 10
作者: 姜丽
文章来源: 教务处

会议现场

78日下午,徐海学院在主楼907会议室召开《本科人才培养方案(2026版)制定指导意见》《人工智能+”赋能教育教学行动方案(2025-2027)》专家论证会。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南京大学教授陶先平,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、南京大学教授金莹,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,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吉根林,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、常州大学教授王洪元,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院长燕雪峰,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闫长春,江苏海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李存华,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院长祖大庆等9位专家受邀参会。论证会由徐海学院院长周勇主持,院长助理张伟,教务处、计算机系、外语系、文艺系、基础教学部等系部负责人及相关课程负责人参加会议。

周勇对各位专家来院指导表示感谢,并介绍了2026版培养方案、人工智能+”赋能教育教学行动方案制定的背景和意义。张伟结合近年来学院在专业布局与优化调整、课程体系改革及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成果,介绍了学院在人才培养、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。教务处对《本科人才培养方案(2026版)制定指导意见》《人工智能+”赋能教育教学行动方案(2025-2027)》进行了详细汇报。

与会专家对文件制定的系统性、实践性和先进性予以肯定,并从培养方案动态跟踪机制、文科专业平台课程、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、大学外语进阶课程体系、OBE理念课程评价体系、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,对《本科人才培养方案(2026版)制定指导意见》提出优化建议。针对《“人工智能+”赋能教育教学行动方案(2025-2027)》,与会专家建议学院聚焦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问题,完善措施保障和激励机制,建立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长效培训机制,全面提升学院数智化水平和师生“人工智能+”数字素养。

周勇在总结中表示,学院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,进一步完善方案内容,细化工作思路和落实举措,以两项方案为抓手,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深化课程质量建设,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、科研创新的深度融合,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