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工系理工14-2班,曾获得“14-15学年度徐海学院学风建设先进班集体”、“15-16学年度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团支部”、“15-16学年度徐海学院红旗示范先进班集体”、“2016年江苏省先进班集体”的称号。该班成绩优异,连续两年无挂科门次,英语四级通过率达100%,六级通过率达53%,计算机二级通过率达75%。如此优秀的班级,是什么鼓励他们一路前行,无所畏惧?跟随笔者的脚步,一起走近这群意气风发的少年吧。
盯准目标,培养兴趣,不变的制胜法宝
起初,理工14-2班的同学们分散在学院的众多专业中,在大一下学期,同学们经过英语、高数的选拔考试,顺利“晋级”,组成了现在的理工2班。两学年无挂科门次,这在让人羡慕的同时,更让人好奇其中的“秘诀”。“我们并没有一入学就对大学四年做详细的规划,我们只是把目光收近一点,专注于每一阶段的进步,给每个学期制定一个小目标,这样会获得更高的效率。”班级学霸徐加冕如是说。的确如此,与其去想象几年后未知的一切,还不如脚踏实地,走好这过程中的每一步,循序渐进,实现每一阶段的目标,逐步提高自己的成绩和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。在谈及一些学习方面的问题时,蔡玥同学和我们分享到:“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问,下了课直接问老师是最好的方法,平时也可以和同学坐在一起讨论。”作为一个“学霸班级”,只要是在没有课的时候,图书馆的每个楼层、教学楼的角落,到处都是他们班同学学习的身影,所以无论何时何地,只要你有疑问,总能遇见可以共同探讨的人。
此外,学霸同学代表班级说到,对于他们班级的同学们来说,学习早已成为了一种习惯和态度,他们总是热衷于“霸占”教室的前排,认真听讲,紧跟老师思路。在他们眼中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只要对这门课程感兴趣,就自然想要坐到前排去,努力消化老师说的每一个知识点。久而久之,兴趣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,自然而然,想停下汲取知识的步伐都不容易。同学们心里这样想,更是这样做的。
共同成长,和谐友爱,不逝的温暖情谊
“管理一个32人的班级本就不容易,况且班级每位同学都是如此优秀,那么当班级意见产生分歧时,该怎样解决呢?”班长张浩浩回答了我的疑问,“我们班几乎没发生过分歧,大家都十分支持班委的工作,而且班务都是公开的,同学们也比较理解班委的辛苦付出。此外,我们班委做事也一向尽职尽责,因此,班级同学之间形成了相互信任的氛围。”班长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骄傲。简短的几句话就能看出,这是一个友爱团结的班集体。班级无论男女,相处总是十分融洽,他们的话语中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来自大家庭的温暖。平实的语调讲述着简单的班级生活,字里行间透露的情谊又是那么地深厚。
生活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,成功也必定来之不易,生活中终归会有一些躲不开的烦心事,尤其是在如此多愁善感的年纪,找到好的解决方法至关重要,那么当他们在生活中或学习上遇见困难的时候,又是如何释放压力,缓解心情的呢?蔡玥说:“我们女生爱好很简单,吃饭,逛街,散步,聊天。或者我会专门选择一天时间给自己放个假,这一天只做自己喜欢的事,让自己放空,好好调整,明天开始用更好心情去对待生活和学习。”“我们男生的话,”团支书刘祖康摸头嘿嘿一笑,“会一起游戏或出去锻炼身体让自己身心放松。”“好兄弟之间大不了再喝一杯酒,什么都能解决!”班长补充道。
为了让大家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保证劳逸结合,班委也经常组织班级同学去云龙湖、大龙湖等学校附近的景点骑自行车、看风景。“这是我们班级很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之一。”从张浩浩的脸上看得出,他依然沉浸在集体活动中的那份惬意中。说及他们班级同学之间的感情时,他们说希望这份情谊会永远存在,同时他也表示,班级能走到今天,离不开每位同学的努力以及辅导员的带领和鼓励。这个班级和他们辅导员之间的关系也是亲密得让人嫉妒,徐加冕和蔡玥曾不止一次地说到,辅导员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予了全班同学最的支持。
说到这里,他们的脸上都现出笑意,是温暖,是明媚,是三月春水生的纯净,是四月春风间的呢喃。
春光正好,风华正茂,不远的梦想之路
以梦为马诗酒间,意气风发正少年。他们现在正处于大三阶段,每个人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而未来会有更多的四年等待着他们。这群勇敢的少年,早已为毕业后的抉择做好了打算,决定考研的同学正忙于选择考研辅导班;打算考公务员的同学正日夜看着《行测》和《申论》以备来年之战;计划自己找工作创业的同学则还在不停巩固专业知识,寻找着一切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;确认出国的同学也正在为日后的海外深造不懈努力着。就算是在接受我们采访的周六,他们也是刚刚在考研试听班下课后,匆忙赶来。
让班级同学难忘的还有曾一起挥洒汗水、留下青春记忆的集体实习经历。“大二暑假全班一起去北京实习的日子,我们毕生难忘。”他们在全国最热的季节里去了全国最热的城市之一,但他们都表示,虽然环境艰苦,但能和同学们在一起学知识、长经验、游胜迹,再苦都是快乐的,是值得的。他们说“值得”这两个字的时候,我看到了他们眼睛里烁烁闪耀的光芒。从北京回来后,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——学好专业知识,继续向着梦想前进。
采访手记
“希望大家心想事成。”“来到这个班很幸运。”“会一直努力下去。”在采访的尾声中,他们的班级寄语一直在我脑海中久久挥散不去。虽然只接触了短短一个半小时,但我心中竟然产生了这么深的不舍,不舍这段过程短短的采访,不舍这个情谊长长的班级,不舍这群意气风发的少年。
追梦少年正远游,青春不悔一起走。理工14-2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集体,是一个互持奋进的小家庭。他们的成功,绝非仅靠一日的努力,也并非个人的辉煌,是这个班级中一个一个同等优秀的个体创造出的整体的传奇!少年打马过,青春恰好,莫负韶华,让我们向理工2014-2班看齐,快向着梦想那方,前行!
(班级合影)